受印三季度GDP增速放缓影响,各大金融机㊣构与银行将印2024-25财年及下一财年GDP增速预期下调至6%。金融机构报告指出,印经济增长恐面临艰难时期:一是印经济增长放缓或持续较长时间。产业方面,莫迪政府与印央行的经济预期目标不同,前者希望在2025-2026财年缩减预算赤字至4.5%,而后者则希望降低国内通胀率至4%,双方互不让步。金融机构认为,印经济高增长时期已经过去,GDP增速已逐渐稳定并向6.5%靠拢。与此同时,印股市正处于调整预期的㊣过程中。
巴《国家报》《黎明报》12月6日报道,因“机构运转失调”,巴基斯坦正考虑改革或废除“中巴经济走廊管理局”(CPECA)。政府层面,巴规划部(Ministry of Planning)已向总理夏巴兹提出解散CPECA的提案,并建议一并㊣废除相关授权法案,夏巴兹已责成该部将相关提案移交机构精简委员会(Rightsizing Committee)审议。议会层面,在听取规划部意见后,参议院“规划、法案、特别提案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 on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Special Initiatives)12月5日一致通过由参议员卡迪尔(Mohammad Abdul Qadir)递交的《2022中巴经济走廊管理局(修正案)法案”》,该法案要求在CPECA中各增派一名来自参议院和国民议会的代表。
半岛电视㊣台12月6日报道,莫迪政府以“加强监管、消除腐败”为由,提议修改《瓦克夫法案》(Hukm al-Waq㊣f),引发印群体强烈反对。(注:《瓦克夫法案》指根据教法形成的一套关于群体宗教、公益捐赠财产的汇✅总和处置制度)。瓦克夫委员会由具有身份的政府指命代表、邦议会议员、学者、瓦克夫管理人共同组成,该委员会拥有的固定资产散布在印32个邦以及联邦属地,持有土地总规模约4000平方公里(100万英亩),其中大部分集中于印传统聚居的西孟加拉邦、北方邦等地区。据悉,此次修正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邦/地方政府管辖瓦克夫委✅员会,并收归相关财产管理权。二是允许非成为该委员会的董事会成员或首席执行官。三是将瓦克夫法庭纳入司法体系中,高等法院将有权受理有关该法案的上诉案件,并取消瓦克夫法庭中教法专家的位置。四是被认定为瓦克夫的政府财产将不再被视为瓦克夫。这意味着以前拥有瓦克夫地位的财产所享有的法律保护将不再适用。分析指出,群体反对该修正案主因有二。其一,尽管当前瓦克夫制度存在管理不善、等问题,但莫迪政府试图通过政府介入等手段颠覆传统制度,这表明其既无㊣意解决问题,也无意征求利益相关者意见。其二,瓦克夫制度下的财产主要为宗教机构、寺、商店、神社、墓地等,其中㊣约60%从未取得官方文件承认,产权已不可考。在此背景下强推改革恐引发大量法律纠纷,甚至影响印群体日常生活。
《金融时报》12月6日报道,印央行将印2024-25财年经济增速预期由7.2%下调至6.6%,凸显印经济持续降温。官方数据显示,印2024-25财年三季度GDP增速仅为5.4%,录得㊣近两年来最低值;10月印通胀率升至6.21%,超出央行设定的6%✅警戒线;此外,居民消费、外资、私人投资㊣等重要数据也均出现㊣走弱迹象。据悉,有分析曾预测印央行或调整货币政策,通过降息提振经济。然而,印央行目前迟迟未宣布降息,利率水平仍停留在2023年初㊣加息周期结束时的6.5%。对此,印央行行长达斯(Shak㊣tikanta Das)表示,一方面,央行目前的首要目标是遏制通胀而非短期提振经济。另一方面锌铝镁板材厚度,印近期经济数据走弱主要受工业活动放缓、大选等周期性事件影响,预计下半财年印经济将㊣逐渐复苏,重回增长轨道。然而,有分析认为,印下半财年经济确有好转㊣迹象,但恐难扭转全年经济疲✅软态势。
路透社12月6日报道,印2024-25财年自华进口钢铁量创历史新高。莫迪政府称“威胁迫在眉睫”,并拟对自华进口产品✅征税以保护本国钢铁企业。数据显示,2024-㊣25财年4-10月,印自中国进口170万吨(1.7 million metric tons)成品钢,同比增长35.4%,创历史新高,这进㊣一步加剧印小型㊣钢铁生产商困境。由于印经济快速增长、政府力推基建,印钢铁需求强劲。2024-25财年4-10月印成品钢消费量达七年来最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印自华大量进口不锈钢、热轧卷、镀锌板等廉价成品钢,导致国内产品价格下跌,本土钢铁生产商状况持续恶化。据悉,莫迪政府钢铁部官员致信✅商工部贸易司称“威胁迫在眉睫”,希望该司对扁平材产品(编者注:flat-steel,即钢板,指厚度与宽度、长度比相差较大的平板钢材)征收㊣25%的保障性关税或为期两年的临时税,以应对自华进口“威胁”。
《经济时报》12月6日报道,印人党指责美国务院、“深层政府”(deep state)、调查记者勾结国大党领袖拉胡尔(Rahul Gandhi),企图破坏印国家稳定。11月20日,美检察机关以涉嫌贿赂为㊣由,对阿达尼集团董事长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等涉案人员发起诉讼并发出逮捕令。12月5日,印人党表示,国大党利用“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告计㊣划”组织(OCCRP)发布的报告,大肆宣扬“阿达尼集团与莫迪政府关系亲密”,以削弱莫迪的㊣影响力。印人党援引一份法国媒体报道称,OCCRP由美国国际开发署和金融大鳄索罗斯等美“深层政府”角色资助,OCCRP 50%的资金直接来自美国务院。印人党指㊣控称,“美国务院一直是这一议程的幕后推手……OCCRP一直是深层政府设置议程的媒体工具”“深层政府通过攻击莫迪总理破坏印度稳定”。对此,OCCRP回应称,作为独立媒体,其与任何政党均无关联,但承认“美政府为OCCRP提供了一些资金”。目前,美国务院、美国际开发署不锈钢和镀锌板哪个贵、索罗斯、国大党均未㊣对此置评。
《德干先驱报》12月1日发表题为《“分裂投票”是印联邦的新动态吗?》的评论文章认为,印人✅党正面临“分裂投票”(Split-✅ticket voting,注:指同一选民在全国、地方性选举将选票投给不同政党的现象)引发的两难困境,反对党应善加利用这一“武器”,抵御、反抗印人党联邦层面过于强势的集权倾向。本文作者亚米尼·艾亚尔(Ya✅mini Aiyar)系印智库政策研究中心(CP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在“悬浮议会”时代,印碎片化的政党格局有效拓宽了地方政党的生存空间,使其可以在兼顾“回应地区族群、社群等身份主张”的同时,强化在联邦层面对执政党或其他全国性政党的议价能力。然而,2014年印人党强势崛起严重冲击这一体系。一方面,莫迪的明星效应及其集权改革显著强化了“国家”的角色,增大了印人党在大选中对选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印人党在意识形态、利益分配等领域缺乏灵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使得不同身份的选民在邦选中更倾向于支持地方政党。
受此影响,选民的偏好在联邦与地方层面产生“分裂”——他们更倾向于在邦选中支持在联邦层面议价能力更强的政党,甚至在联邦、地方层面区别对待同一政党。例如,在印地语各邦(除拉贾斯坦邦和恰蒂斯加尔邦以外),社会党(SP)等传统地方政党与国大党配合对印人党发起挑战并重获优势。但在其他地区,印人党则成功夺取了比朱人民党(BJD)、印度民族协会(BRS)等老牌地方政党的选民基础。
然而,泰米尔✅纳德邦、西孟加拉邦等邦的地方政党,能通过仿照印人党在联邦层面采取“福利收买”等政策巩固自身选民基础,从而有效“分裂投票”的威胁。由此可见,为保护邦和地方利益群体在联邦层面的利益和代表㊣性,未来,财政权力分配、邦界划分、保留政策等议题恐成为印政治博弈的主战场。
目前,“分裂投票”让印人党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为重获地方优势,印人党将不得不应适当降低“莫迪光环”在邦选中的存在感,更加强调地方特性。该党在印地语邦甚至需重拾“印度教民族主义”旗帜,推出✅更为激进、极端的政策以吸引选民。另一方面,印人党强化地方优势的行为会为在野党创造“反攻”机会,后者通过批判印人党“教派主义”而获取选民支持。由此看,“分裂投票”有助印保持民主㊣活力,成为在野党抵御印人党集权的有力“武器”。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Copyright ©2021-2024 BBIN·宝盈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https://www.modernoctopus.com 京64598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