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附近旅游景点

发布时间:2024-10-25

  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五大革命圣地,我都不止一次地去瞻仰过。每到一地,都会有一种灵魂的洗礼……

  1921年7月23日,代表们秘密召开会议,在上海的望志路106号,共同商议未来。然而,会议受到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中止,代表们面临困境。

  此时,有人提出了嘉兴南湖的建议,以游客身份在湖边继㊣续会议,谋求突破。代表们迅速采纳了这个妙计,决定将会议转移到南湖的红船上。

  李达的夫人王会悟与董必武、毛泽东等人一行,提前一天到达嘉兴,做好准备工作。他们租了一艘画舫作为会议场所,在南湖的湖心岛东南方安排开会。

  代表们陆续抵达嘉兴,乘船前往㊣会议地点,在王会悟的引导下,顺利抵达红㊣船。他们在这艘画舫上继续会议的进程,并以㊣打麻将的形式掩人耳目。

  然而,湖上突然出现一艘快速的汽艇,代表们误以为是当局㊣的巡逻艇。紧急中止会议,假装打麻将等待解围,后来才发现是一位绅士的喜庆活动。

  嘉兴南湖的红船故事,成为了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它是中国红色旅游的源头,见证着党的伟大征程的起始。

  在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扬起,伟大的历史时刻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间。那时的红船,承载着无尽的希望和信念,为中国的未来描绘了光辉的篇章。

  南湖红船成为了一座红色的象征,激励着人们追寻真理和革命的脚步。它凝聚着革命先烈的血脉和奋斗的意志,让人们永远怀念那段壮丽的历史。

  站在红船的甲板上,回望过去的岁月,我们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和荣光。那些代表们的智慧和勇气,铸就了伟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征程。

  那天,我们驱车一路南下,经过了数不清的曲曲弯弯后,一路颠簸地驶进了井冈山。根据安排,我们在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展览》之后,又到井冈山进行了实地参观。

  那气势磅礴的云海、那秋冬的红叶、那妙趣横生的奇石和那似银河落九天的龙潭瀑布群等等,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但最让我终身难忘的还是“黄洋界”。

  据导游说,黄洋界距井冈山市约17公里,在战争年代是井冈山的五大哨口之一,山势十分峻峭。黄洋界有气势磅礴的云海,故又名“汪洋界”,又因毛泽东同志的一首“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词句而闻名遐迩。

  导游说:“1965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千里迢迢,不顾乘车的疲劳,迈步登上这雄伟险峻的黄洋界哨口。黄洋界上阳光明媚,他老人家站在最高处,极目远眺了许久……”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J9九游会·中国登录入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们登上地雄伟险峻的黄洋界哨口举目眺望,只见群山起伏,云雾弥漫,白茫茫的云海淹没了许多山峦,只留下几处峰尖。俯身向下看,跃入眼帘的是条美丽的大峡谷。

  大峡谷两旁山坡上那郁郁葱葱的阔叶林中,依稀可见盛开的杜鹃花,令游人惊喜不已。一股山林清风沁入心间,刹时人又变得神清气爽。一切景致尽收眼底,有一种“一览众山小”和“上九天揽月”的气势。

  那万山丛中雾气朦胧,如一片汪洋,随阶而上,山中古木参天,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山中的清泉随处可见,如丝如带,缭绕林间,常常是和飘泊的烟云结伴同行。

  远望那满山遍野的青翠和那笔直挺立,青葱修长的翠竹,我们不由地驻足流连,这一切还让我们自然地联想起当年站岗放哨的红军战士,想到了当年“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喷喷香,餐餐吃得精打光”的乐观主义者情怀。

  那有名的百跌泉,如丈丈白缎飘舞,声貌动人,泉水流过光滑的岩石盖上了清澄透明的面纱,沐浴在霏霏雨雾中,顿觉清凉。默默倾听那奔流不处的清泉叮咚,我真正体味到了“山、泉、林、雾”成一㊣体的那种含蓄美。

  在黄洋界哨口,一门架设在大理石上的迫击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导游给我们讲述了这门迫击炮与“黄洋界上炮声隆”这句词的由来:

  1928年8月下旬,湘赣两省军阀趁红军主力未归之际(毛泽东同志不在山上),以4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其突破口就选在井冈山的黄洋界。红军留守部队在此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

  战斗中,红军将南昌起义时用过的一门迫击炮(现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和仅有的3枚炮弹抬上山用来打击敌人。

  不料,第一枚炮弹装填、发射,结果没有打响;接着发射第二枚,仍然是“哑炮”。炮手㊣心急火燎,指挥官㊣急中生智,一声令下:“不打登山的敌人,把最后一枚炮弹瞄准敌方设在山下的指挥部!”只听“轰”的一声,炮弹正中敌军指挥部。

  瞬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响成一片,敌人惊恐万状,误以为红军主力返回了,趁着夜色四处逃遁。这是红军战斗㊣史上的奇迹——一枚炮弹打退了国民党4个团的兵力,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20天后,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他听了留守部队的汇报后,十分高兴,当夜便填词《西江月·井冈山》一首: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昔日的战壕还在,只是硝烟已尽;昔日的迫击炮依然保存,只是炮声沉静。永存不逝的是那打响㊣第一炮的“黄洋界”的金色大字,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不朽丰碑。

  听着导游深情的讲解,我便在迫击炮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丰碑前驻足,留下了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80号,二层楼房,坐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古朴庄重。

  进入会址主楼参观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及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的办公室兼住室。

  当年,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里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利道路的……

  之后,我们进入展馆,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渐渐穿越80年前的历史烟云,将我们带回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

  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我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越过娄山关,四渡赤水,建立革命㊣根据地,直至最后取得革命胜利,这是一段艰难曲折的光辉历程。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能墨守教条和照搬外国的经验;始终坚定革命信念,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第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走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第三,在敌强我弱、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定革命的必胜信念,保持和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前进的道路还很不平坦。

  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体现出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藐视敌人,打击恐㊣怖组织,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年夏天,我随部分优秀党员及新党员一道,开始了一次延安之旅,目的是要重温入党誓词并为新党员举行宣誓仪式。

  在赴延安的途中,汽车的窗口闪过九曲黄河、闪过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也闪过一片片的果园和一幅幅只在影视里才看过的画面。

  一路上,我们焦急地望着窗外,用心去触摸着那片神圣的土地,用心去感受着那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一场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到达延安市时已是夜里十点多钟了,我们好不容易找了家饭店就餐,并让饭店老板帮我们联系了一家宾馆,准备第二天登宝塔山,还要参观杨家岭和枣园。

  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辟有南北二塔门,门高2.35米,南门额刻“高超碧落”,北门额刻“俯视红尘”。

  有的相互拍照留影,有的购买旅游纪念品和㊣各式小吃,更多的游客则在扶栏凭眺,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纵览延安的全貌。

  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区之一,这里有层峦叠翠,石径通幽的森林公园三门峡附近旅游景点,还有摘星楼、嘉岭书院、烽火台、范公井、摩崖石刻㊣群、日本工农学校旧址等景点可看,如果您游累了,还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餐馆,品尝一下地道的风味小吃,如羊肉泡馍、羊杂碎、甘泉豆腐干、钱钱饭、洋芋擦擦等美味。

  杨家岭是延安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这里,党中央指挥敌后抗日战争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我们首先参观了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走进中央礼堂看见主席台上悬挂着领袖像,两面鲜红的党旗分挂两边,主席台的顶端横联上,悬挂的是红底黄字的横幅联:“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站在会场地中央,想象着历时五十多天的七大会议,一个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在如何筹划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我们不禁心潮澎湃……

  从会场出来,我们沿着旁边的陡峭的石砖小路,来到了黄土坡杨家岭毛主席的故居,这里的窑洞居住条件㊣和枣园相比线年初,毛主席就是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里熬了九天九夜写成了《论持久战》,指导中华民族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枣园位于延安的北角,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中央的领导都集中居住于此,很多对中国的革命道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方针政策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走在枣园的泥路上,心里在想,几十年前毛泽东、周恩来这些革命领导人就曾经生活在这里。和故居中的古旧书桌、床、椅等遗物一样,枣园里的每一颗树都见证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岁月……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门口那个吹锁呐、唱信天游的老人,一身陕北农民特有的打扮,向游客展示着当今延安正日益消失的东西。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有着优越的战略位置,富饶的物产和思想觉悟较高的群众基础,中国革命在这里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

  这里,曾是毛主席党中央指挥著名的三大战役和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地方;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是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笔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它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但是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永载史册的辉煌。

  西柏坡融革命性、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石刻园林,从一个石刻文字中感受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辉煌业绩。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新党员到西柏坡接受传统教育,让新党员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

  通过参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董必武等同志的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参观那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及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参观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及董必武纺线的纺车……

  这些珍贵文物和感人故事,感昭着新党员对理想、对信念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及对事业的执着忠诚。

  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正是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正是在这里,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论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是革命的圣地,西柏坡给人一种灵魂的洗礼,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念,这种精神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高拥军,男,1959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期刊编辑,石家庄人,大学文化(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笔名:高军、高仁。(网名:高山大海)

  散文集《美丽的回忆》,书信体散文集《羽高家书》,散文集《笑对人生》,游记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诗集,词集《梦歌畅吟》,科普集《龟舟搏楫》等。